帮孩子走出嫉妒误区3

    康康是一个聪明活泼的孩子。虽然他只上小学三年级,但是他的本事可不小,不仅仅功课在班级里年年第一,而且拉得一手优美的小提琴,写得一手好字。这令康康从小成为学校和家里的“焦点人物”、父母老师眼中的宠儿。康康自己也渐渐陶醉于自己的成就当中,感到有些飘飘然。

 

  然而,好景不长,康康的班级里转来了一个同学叫磊磊,学习成绩比康康更优秀,而且琴棋书画无所不通,他画的画还在全国获得过书画比赛的一等奖。磊磊的到来对康康无疑是一种地位的威胁,他感到老师不像以前那么关注他了,同学们也不像以前那么羡慕他了,他觉得内心很不是滋味,嫉妒之火油然而生。

  康康以前是班里的班长,学习委员,可是磊磊来了之后,老师却让磊磊当学习委员,这让康康感到非常不舒服。于是,他就想办法整磊磊。他有好几次把几个同学的作业本藏起来,让磊磊收不齐作业,还在老师不在的时候,故意大声说话,让磊磊下不了台。

  康康的行为举动被老师看在了眼里,老师认为这样下去,康康的心理健康很成问题,于是就把康康的情况告诉了他的妈妈。

  妈妈得知康康出于嫉妒故意为难别的同学之后,心里很不是滋味,但是她什么都没有说,而是想出了一个好办法。

  周末的时候,妈妈带康康去一个同事的家里,那个同事有一个比康康更大一点的男孩。这个男孩不仅仅拿到过全国物理奥林匹克竞赛的奖,还是一个下象棋的高手。妈妈就让康康和那个男孩下象棋。

  自以为象棋下得还不错的康康,却屡次输给了那个男孩。康康很不服气,生气地撅起了嘴,吵着要回家。但是妈妈只是非常平静地笑了笑,对康康说:“妈妈知道你很不服气,就像你在班级里不服气磊磊一样。可是我们要尊重事实,这个世界上本来就是‘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或许我们曾经很优秀,但是我们却不能保证自己不被别人超越,这个时候,嫉妒别人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别人的优秀是事实。我们只有调整自己,努力提高自己,才是真本事,而不是总是想着去捉弄别人,给别人捣乱,这样做是不对的。”

  听了妈妈的话,康康似乎想通了许多。

  第二天,他到学校后,主动对磊磊说:“磊磊,我因为嫉妒你学习比我好就给你捣乱,是我错了。从今天开始,我要在学习成绩上努力提高自己去超越你,而不再用那些不光彩的手段跟你竞争了。你看着吧,我一定会超越你。”班级里的同学都对康康另眼相看,康康似乎找回了以前的自信。

  【家教心得】

  英国作家斯宾塞说过:“嫉妒是心灵的毒药。”的确,嫉妒是一种非常可怕的心理,它能扭曲人的心灵,侵蚀人们的纯真和善良,让人们做出许多不合理的偏激举动。对于成年人如此,对于孩子更是如此,嫉妒心理对于孩子成长的阻碍可以说是显而易见的。嫉妒心理是个体验自己与他人之间存在强烈优越性差异而导致的一种心理冲突。嫉妒是一种“负面情绪”。长时间多次的嫉妒体验可能会对孩子的健康成长产生消极的影响;嫉妒心理是孩子学习与生活中的蛀虫,是破坏孩子间友谊与团结的腐蚀剂。嫉妒是一种低级的情感。有嫉妒心的孩子,往往爱指责别人,或想办法让别人不如自己,有些孩子的性格还会变得古怪起来。

  为什么孩子会出现强烈的嫉妒心理呢?首先,从孩子自身的发展角度来看,孩子四五岁时开始摆脱对动作的依赖,形成思维逐渐占主体地位。他们根据事物的鲜明形象和它们之间的联系进行思维,这是他们能够体验的心理基础。当孩子受到身边差异性的形象刺激,心理就可能直接产生嫉妒的心理。其次,从客观因素来讲,环境中的事件直接引起孩子嫉妒的因素。由于孩子成长的特点,引起孩子嫉妒的因素极为单纯,他们所嫉妒的对象是他们直接看到的人,通常是他们一起玩的朋友、兄弟姐妹等。他们发现自己的才能、名誉、地位或待遇、享受等方面不如别人而产生的一种情绪状态,这种情绪很复杂,羞愧、愤怒、怨恨等兼而有之。

  虽然嫉妒可能会带来一定的推动或刺激作用,但从总体上说,嫉妒心理毕竟是一种负面的情绪体验。。嫉妒者比任何不幸的人更为痛苦,因为别人的幸福和他自己的不幸,都将使他痛苦万分。”由于心理上自然产生一种痛苦的体验,这种消极的情绪反应持续长久会对人的身心健康十分的不利,能引起多种心理问题与疾病。我{门不可等闲视之。

  那么家长如何对待孩子的嫉妒心理呢?

  ●家长平时要多关心孩子

  注意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及时地进行表扬和鼓励。家长对孩子的表扬、称赞和批评要恰当,不能过分地夸大,应该客观,实事求是。要将表扬与批评相结合。既表扬孩子已经取得的成绩,又要指出还存在的问题,以免由于孩子盲目自满而产生“不允许别人超过自己”的心理。打起精神,家长帮助他明确方向。在这一过程中,要防止通过有意表扬他人来奚落、嘲讽孩子,这样做只会激起孩子对他人优点的嫉恨之情。

  ●力求转化

  或许,你对孩子时不时出现的“嫉妒之火”很难以扑灭,但你完全可以聪明地将其转化为积极前进的动力。一个小男孩对同桌收集到的玩具汽车很眼红,嫉妒使他“信口雌黄”地对母亲说:“林林的汽车一定是偷来的,不然他不可能有那么多的汽车。”这位母亲听了便说:“要是你不乱买零食,省下来的钱照样可以买许多的玩具车。”这下,他再也不必因他人拥有玩具汽车而伤心了。

  ●给孩子创设更多与他人相处的机会

  比如:邀请孩子的同龄小朋友来家里做客,让自己的孩子送点心给别的小朋友吃。别的孩子会说“谢谢”,孩子会有一种分享后的满足。久而久之,孩子会养成与人分享的好习惯。天天的妈妈邀请小朋友和自己的孩子一起玩游戏。因为在玩接棒的游戏过程中妈妈把棒传给了别的小朋友,天天就开始不高兴了,蹲到一边生闷气了,妈妈应该坚定地告诉孩子:“妈妈很爱你,我对每一个人都很公平。”

  ●父母决定的事情不再反悔,做到真正不溺爱孩子

  现代家庭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说不溺爱,肯定在许多方面会特别照顾孩子。比如:吃的,用的,还有身体上的照顾以及情感的偏爱。但家长说好了要送给邻居家的孩子玩具就要坚持到底。孩子就不会有用哭闹的方式保留自己的东西的想法了。而是在痛苦中知道有些事情不是以他的意志为转移的。父母应该注意不要对孩子进行不恰当的比较。如:“宝宝,你为什么不像明明一样争气呢?”“你吃饭为什么比不过你妹妹呢?”如果爸爸妈妈总是在孩子面前夸奖别的孩子,孩子就会觉得父母不喜欢他,从而产生嫉妒的心理。

  ●家长是表率,帮助孩子树立自信

  心理学家认为,缺乏自信的孩子往往更容易产生嫉妒心,对这类的孩子来说,家长的爱,赞美和理解是医治自卑和克服嫉妒的良方。你对孩子每一个长处的肯定和赞美可以大大增加孩子的自信与自尊。而有信心与自尊的孩子往往会充满安全感、满足感和快乐感。他们能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最新评论共有0条评论

发表评论

评论内容:不能超过250字,需审核,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
姓名:验证码:点击刷新验证码查看所有评论
分享给你的朋友们:

相关新闻

关注我们